本網(wǎng)站于2002年12月30日開通

www.shunyn.cn

首頁 > 文化園地 > 文英薈萃

點燃太陽的火炬

信息來源:民進深圳市委會 時間:2016-05-27
字體: [大] [中] [小]

  今天,

  我又一次翻閱歷史。

  在文字的山脈和江河中,

  去尋找那支

  點燃太陽的火炬;

  再次感受——

  它的光芒和熱能。

  今天,

  我又一次貼近地圖。

  從稠密如網(wǎng)絡的圖形里,

  去尋找那段

  驚天動地的征程;

  反復掂量——

  它的偉大和神圣。

  呵,長征!

  當我寫下這兩個字,

  仿佛是在漢白玉石碑上,

  雕刻出——

  一組頂天立地的群像,

  一桿叱咤風云的旗幟,

  一輪撕破黑暗的朝暾。

  呵,長征!

  當我誦讀這兩個字,

  就如同向普天下探求者,

  詮釋了——

  什么是不滅的信念?

  什么是不死的精神?

  什么是不朽的國魂?

?

  二

  中國工農(nóng)紅軍,

  誕生于長夜漫漫,

  崛起于烽煙滾滾,

  壯大于野火春風,

  輝煌于眾志成城。

  拖不垮的革命武裝,

  打不爛的戰(zhàn)斗鐵陣!

  他們,還有她們——

  從被壓榨的土地走來,

  從被吸血的工廠走來,

  從牢籠般的人生走來,

  佃農(nóng)、勞工、奴婢、

  教師、學子、將軍……

  為共同的信仰奮起抗爭!

  物質(zhì)貧困,卻精神富足;

  武器落后,卻膽略超人;

  以斧頭鐮刀開路,

  以梭鏢大刀立本,

  一顆丹心,一團烈焰,

  一個將士,一支火炬,

  晝引日光,夜點星辰。

  他們以紅為原色,

  紅旗、紅星、紅纓……

  紅色政權(quán)掌乾坤。

  根據(jù)地處處唱紅歌,

  大紅喜報貼上門:

  革命跟定共產(chǎn)黨,

  當兵就要當紅軍,

?

  三

  “辛亥革命”終結(jié)皇權(quán),

  “三民主義”卻難成真。

  泱泱華夏何去何從?

  國共兩黨,殊途各奔;

  蔣家王朝的獨裁夢,

  將中山先生遺愿

  在戰(zhàn)火中化為齏粉!

  誰能阻擋倒行逆施?

  惟有中國工農(nóng)紅軍。

  蔣介石號令布羅網(wǎng),

  血雨腥風欲斬草除根。

  十倍重兵傾巢出動,

  紅軍百戰(zhàn)遭圍困,

  逼出了英雄蓋世的長征!

  全副武裝,日行百里,

  晨昏顛倒,亂敵方寸。

  為對付瘋狂的圍追堵截,

  平均每隔三日,

  都有一場鏖戰(zhàn)發(fā)生:

  十面埋伏的奇襲,

  短兵相接的白刃……

  千軍萬馬一路潛行,

  輾轉(zhuǎn)騰挪十五省;

  千山萬水一往無前,

  鐵腳板踏出民族魂。

  這劃時代的壯舉,

  注定了中國的自強之路,

  只能在斧頭鐮刀的旗幟下延伸。

?

  四

  敵軍追蹤草鞋的履痕,

  常驚駭紅軍有保護神,

  竟無數(shù)次絕處逢生!

  金沙江急流破船爭渡,

  鐵索橋勇士蹈火破陣,

  過草地如同闖魔窟,

  翻雪山恰似破天門……

  嚴寒中的野地露宿,

  饑餓中的飛速行軍,

  20多座山脈逞威,

  30多條江河折騰,

  緊追不舍的狂轟濫炸,

  兩萬五千里黑云壓頂,

  每300米,就有一名將士犧牲。

  飽嘗如此艱辛的,

  有運籌帷幄的將領,

  有稚氣未脫的娃娃兵,

  有秀外慧中的巾幗兵

  有患難與共的夫妻兵,

  有同一片故土的眾鄉(xiāng)親……

  一支隊伍就是一個大家庭。

  在吳起勝利會師后點名,

  數(shù)以萬計的陣亡者,

  已化作為長征鋪路的土塵。

  活著的戰(zhàn)友代替他們,

  分享了雙倍的喜慶和歡騰。

  替他們淚奔,替他們笑,替他們喊:

  長征萬歲!革命必勝!紅軍必勝!

?

  五

  走出長征的人民武裝,

  從此改變了中國的命運。

  于日寇鐵蹄下奪回河山,

  在解放戰(zhàn)爭中贏得和平,

  將五星紅旗插上天安門。

  經(jīng)受了風雷激蕩的考驗,

  迎來改革開放的亮麗轉(zhuǎn)身。

  但是,長征并沒有終點,

  前路迢迢,中國仍須發(fā)奮。

  急需現(xiàn)代化引擎驅(qū)動的,

  不僅是物質(zhì),還有精神。

  用草鞋踏出的長征腳印,

  正是盛開的精神之花,

  彌漫著思想與人格的芳芬。

  對八十年前那一幕,

  某些國人已感到陌生。

  甚至不屑回望和思忖:

  是誰用高貴的頭顱,

  撞開了通向今天的凱旋門?

  有人漠視鐵鑄的史實,

  卻熱衷于虛妄的謬論。

  是紅軍以夸父追日的堅毅,

  用火炬點燃失落的太陽,

  將溫暖迎回無數(shù)桑梓家園,

  才有了越做越美的中國夢。

  長征的偉大勝利,

  既屬于前輩,也屬于后生,

  是一盞照耀人生的長明燈!

?

  六

  對于八十年前那一幕,

  世界千年史肅然公認:

  中國的火藥發(fā)明和長征,

  是推動人類文明的巨輪。

  長征的偉大勝利,

  既屬于中國,也屬于世界

  是值得舉世瞻仰的星辰!

  我們紀念長征,不僅是

  延續(xù)祖?zhèn)鞯木拺雅c感恩,

  或是到紅軍走過的地方,

  去回味和咀嚼艱難的歷程。

  其實長征路已鋪到我們腳下,

  我們每邁出堅定的一步,

  都會踏響歷史的悠遠回聲。

  山丹丹如今到處盛開,

  錦繡大地遍布紅軍的子孫。

  一顆心,一團跳動的烈焰,

  一個人,一支燃燒的火炬,

  白晝的陽光輝映我們,

  夜晚的星光沐浴我們,

  未來的輝煌呼喚我們。

  分享昨日的光榮,

  肩負明天的重任。

  紅軍故事滲透心脈,

  長征精神永不斷根。

  練一身鋼筋鐵骨邁向前方,

  沒有什么草地,不能穿越,

  沒有什么雪山,也可攀登!

  2016年5月1-3日 于深圳

  (作者馮永杰系中國作家協(xié)會會員,深圳新詩研究會會長,深圳民進會員。)

 

作者: 馮永杰